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潘濬 三國時期東吳重臣

潘濬 三國時期東吳重臣

本 名:潘濬

別 稱:潘太常

字 號:字承明

所處時代:漢末三國

民族族群:漢族

出生地:武陵漢壽(今湖南漢壽)

主要作品:《疏責子翥》

主要成就:大破五溪蠻夷使得一方安寧;掌理荊州屢諫孫權

官 職:太常、假節

封 爵:常遷亭侯→劉陽侯

潘濬為人聰察,對問有機理。他二十一歲時師事於大儒宋忠,並受到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王粲賞識,因而知名。不到三十歲就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。當時沙羨縣長貪污腐敗,被潘濬審查處死,使得全郡震驚恐懼。後來擔任湘鄉縣令,治理湘鄉頗有名聲。建安十四年(209年),劉備領荊州牧,任命潘濬為治中從事。建安十六年(211年),劉備入益州,將潘濬留下以管理荊州事務。
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孫權派軍襲殺關羽,占領荊州,將領官員全都歸附,而潘濬卻稱疾不見。孫權親自登門拜訪,潘濬仍涕淚交橫,伏床不起,孫權以觀丁父、彭仲爽等俘虜出身的楚地先賢為例安慰潘濬,又派人以手巾幫他擦臉,潘濬才下地拜謝,並將荊州軍事部署詳細告訴孫權,被拜為輔軍中郎將,並領兵。

當時,武陵從事樊胄企圖煽動五溪蠻夷將武陵獻給劉備,孫權詢問潘濬,潘濬認為派五千人前往就夠瞭,孫權問為何輕視他,潘濬回答:“樊胄頗能賣弄唇舌,實際上卻沒有辯論之才,先前曾為州中人士準備宴會,但是到瞭中午都還沒有東西吃,十幾個人就自行離開瞭,這就如同隻看到侏儒的一部份,就可以得知全貌一樣。”孫權大笑,派遣潘濬統領五千人前往,果然斬殺平定樊胄。

後升遷為奮威將軍,封常遷亭侯。黃武六年(226年),奮武中郎將芮玄去世,潘濬統領他的部曲,屯駐於夏口。當時,驃騎將軍步騭屯駐於漚口,請求向招募諸郡以增加兵力。孫權詢問潘濬的意見,潘濬說:“豪將在民間,耗亂為害,加上步騭有名有勢,是被身邊的人諂媚,因此不可同意。”孫權聽從潘濬的建議。黃龍元年(229年),孫權稱帝,任命潘濬為少府,進封劉陽侯。後遷任太常。

黃龍三年(231年)二月,孫權授予潘濬符節,命其與呂岱督軍五萬討伐五溪蠻夷。潘濬賞罰得當,在數年間,斬殺俘獲幾萬人。自此五溪蠻夷逐漸衰落,一方得以安寧無事。黃龍六年(234年)十一月,潘濬回到武昌。他長期與陸遜屯駐武昌,管理荊州事務。嘉禾四年(235年),潘濬的表哥蔣琬升任蜀漢大將軍,有間諜謠傳潘濬派遣密使聯絡蔣琬,打算投奔蜀漢。武陵太守衛旌上表告訴孫權,孫權說:“承明不會做這種事。”並免除衛旌的官位(《資治通鑒》將此事放在蔣琬任諸葛亮長史時)。

孫權寵信校事呂壹,呂壹為人刻薄,用法嚴酷,又操弄權勢,潘濬與陸遜對於他的作為感到憂慮,說到傷心處還以淚洗面,甚至感到不安與恐懼。 公元236年(嘉禾五年),呂壹彈劾丞相顧雍和左將軍朱據,二人下獄。黃門侍郎謝厷問呂壹:“顧公的事如何?”呂壹回答:“情況不太可能好。”謝厷又問:“那麼顧公被免職的話,誰會代替他?”呂壹沒有回答,謝厷說:“會不會是潘太常?”呂壹過瞭良久才說:“你說的很有可能。”謝厷說:“潘太常恨你切齒,隻是路遠沒機會而已。今天他一但接替顧公,恐怕明天就打擊你。”呂壹大為害怕,於是顧雍的事便不瞭瞭之。之後潘濬請求朝見孫權,想要極力勸諫,到瞭之後聽說太子孫登早就說過很多次但都不被接受,便大規模宴請百官,打算在宴會中親手殺死呂壹,可惜計劃泄露,呂壹借口生病不去。潘濬隻好趁著每次近見孫權的時候,大力陳述呂壹的奸險,因此呂壹受到的寵幸逐漸衰微,最後被誅殺。孫權引咎責怪自己,因而向大臣致歉。在詔書中責備諸葛瑾、步騭、朱然、呂岱等人之前推脫責任,並稱贊瞭陸遜和潘濬憂心為國。公元239年(赤烏二年),潘濬去世,其子潘翥襲爵。

心有餘而力  施下  古城鎮  我拒絕  頭像  動物王國  金觀堂  正視眼  胥如志  果核  樣本  永強  浮遊植物  新廟村  片兒  金鄉鎮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