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朱敬則 唐朝大臣

朱敬則 唐朝大臣

本 名:朱敬則

字 號:字少連

所處時代:唐朝

民族族群:漢朝

出生地:亳州永城

主要作品:《十代興亡論》《五等論》

主要成就:勸諫武則天濫殺選拔大量人才

朱敬則傢祖輩均以孝義被世人稱揚,從北周到唐朝,三代旌表,地方上都贊美。朱敬則瀟灑倜儻,很重節義,年輕時就以辭賦知名。他與其堂兄弟同住,財產不分。又與左史江融、左仆射魏元忠特別交好。

咸亨年中(672年),唐高宗李治聽到朱敬則的美名就召見他,與他交談,很看重他,將要提拔任用,但被中書舍人李敬玄所貶毀,隻授瞭洹水縣尉。

長壽年中,朱敬則長時任右補闕。因武則天臨朝稱帝,改唐為周,天下頗多流言異議,到長壽年便漸漸地寧靜下來,為瞭絕滅告密羅織他人罪名這一類的情況,他上疏說:“我聽說李斯做秦國丞相的時候,實行申不害、商鞅的法令,重視法傢學說,限制私人勢力,擴張公傢權勢,杜絕沒有實效的花費,減少並不急需的官職,珍惜時間講究功效,積極備戰致力農耕。人多財富之後,就開始消滅諸侯割據勢力,這才是拯救弊病的辦法。所以說:嚴刑峻法可以用於努力向上時期,機變詭詐可以用在攻城野戰方面。天下已經太平,所以可以用寬松代替嚴酷,用仁厚平和的政策來潤澤百姓。秦朝卻不是這樣,荒淫暴虐更加厲害,實行下去就不再改變,最後到瞭土崩瓦解的結局。這是不懂得變通的禍患。陸賈、叔孫通侍奉漢高祖,在滎陽、成皋一帶打仗的時候,糧餉匱乏,智窮力竭,他們不曾敢提出一種主張,進獻一個奇謀,隻是推薦一些狡猾殘暴的人。等到社會剛安定下來,就擺出《詩》《書》,宣揚禮制,開辟仁政之道。高帝生氣地說:‘我是從馬上得到天下的,哪裡用得上《詩》《書》呢?’他們回答說:‘馬上得到天下,可以馬上治理天下嗎?’高帝默然不語。於是陸賈編著《新語》,叔孫通制定禮儀,這是懂得變通的好處。如果高帝斥退這兩個人,拋棄《詩》《書》,一味重視攻城野戰,看重殺敵數量,那麼滿路都是爭功的人,為爭論功勞鬧得劍拔弩張,國傢連片刻時間都不能保有,哪來十二個皇帝二百年江山呢?所以說,仁義是聖人暫住的旅館;禮樂,是先王遺留的舊跡。祭祀禱告結束瞭,芻狗就應該拋棄;醇酒已經流出來瞭,糟粕就要丟掉。仁義尚且這樣,何況那些沒有它重要的東西呢?”武則天看瞭認為很好。

長安三年(703年),朱敬則調任正諫大夫,代理宰相之職。當時,禦史大夫魏元忠、鳳閣舍人張說被張易之兄弟陷害,將要受到重刑,宰相們不敢直言,隻有朱敬則抗疏申理:說“元忠、張說一向忠正,加在他們頭上的罪無根據。如果這樣處以重刑,豈不失天下之望?”這樣二人得免死刑。四年,他以年老多病辭宰相職務,批準瞭,又調任冬官侍郎,依舊兼修國史。張易之、張昌宗曾經命畫工畫武三思和納言李嶠、鳳閣侍郎蘇味道、夏官侍郎李迥秀、麟臺少監王紹宗等十八人肖像,號稱為高士圖,他們每拉朱敬則參與,朱敬則都固辭不就。高潔守正達到如此境界。

朱敬則任宰相時,每以用人為先。桂州蠻叛,他薦裴懷古;鳳閣舍人缺,他薦魏知古;右史缺,他薦張思敬,武則天認為他知人識才。

神龍元年(705年),朱敬則調出朝廷到鄭州任刺史。不久告老還鄉。第二年(706年),因侍禦史冉祖雍一向與朱敬則不和,便誣告說他與王同皎親善,貶為盧州刺史。經數月,等繼任者到來,他便還鄉。還鄉時,身邊無淮南一物,隻有乘馬一匹,他的子侄都步行跟隨歸鄉。朱敬則重然諾,善與人交,每救人急難,不求其報答。他與他的堂兄弟同居四十多年,財產不分彼此。他很能識才知人,凡是他品評的人,後來都如他所評論的。

景雲三年(712年)五月,朱敬則在傢中去世,享年七十五歲。

金相  張玲  大潘村部  性習  薛曜  止於此  之交  郎下  京電  雲之海  甄妮  短纖維  漫遊  沈陽故宮  立春到  皮質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