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高嶽 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

高嶽 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

本 名:高嶽

字 號:洪略

所處時代:南北朝北齊

民族族群:漢人

出生地:渤海蓨縣

出生時間:512年

去世時間:555年

主要成就:留守鄴都輔政

官 職:太保、司州牧

爵 位:清河郡王

高嶽(512年-555年),字洪略,渤海蓨縣(今河北景縣)人,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名將,神武帝高歡族弟。高嶽早年隨高歡信都起兵,參加韓陵  之戰,累功至衛將軍,此後留守鄴都輔政,與孫騰、高隆之、司馬子如合稱四貴,官至侍中、開府儀同三司,封清河郡公。北齊建立後,高嶽出任驃騎大將軍、司州牧,進封清河郡王。後加封太保,率軍援助江陵,生擒郢州刺史陸法和。高嶽早年撫養高歸彥時,對他很刻薄。天保六年(555年),高歸彥向文宣帝進讒言,使得文宣帝逐漸疏遠高嶽。後來,高嶽惹怒文宣帝,被賜死,追贈太宰、太傅,謚號昭武,後又追贈太師。

投奔高歡   

高嶽是高歡的堂弟,自幼父親早逝,傢境貧寒,但他為人醇厚正直,身材魁偉,性情深沉,很有器量。中興元年(531年),高歡在信都(今河北邢臺)起兵討伐爾朱氏。高嶽便前去投奔,後任散騎常侍、鎮東將軍、金紫光祿大夫,領武衛將軍。 中興二年(532年),高歡與爾朱兆、爾朱天光等人在韓陵(今河南安陽東北)交戰。他親自統帥中軍,並命高敖曹指揮左軍,高嶽指揮右軍。當時,高歡的中軍戰敗,爾朱氏的軍隊趁勝攻擊。高嶽舉旗大呼,橫沖敵陣,不但救出高歡,還合力擊破敵軍,因功進封衛將軍、右光祿大夫。

留守鄴城   

太昌元年(532年),高歡改立平陽王元修為帝,是為北魏孝武帝。高嶽被拜為車騎將軍、左光祿大夫,領左右衛,封清河郡公,並統領宿衛營兵。而其母山氏,則被封為郡君,加授女侍中,入宮陪侍皇後。後來,高歡征討並州,命高嶽留守鄴都(今河北臨漳),改任驃騎大將軍、儀同三司。東魏天平二年(535年),高嶽升任侍中、六州軍事都督,加拜開府。他征辟德才兼備之人為僚屬,受到時論稱贊。後來,高嶽又擔任使持節、六州大都督、冀州大中正,隨即又拜京畿大都督,統領六州事務。當時,高歡設霸府於晉陽(今山西太原),總領全國軍政。高嶽則與侍中孫騰留在鄴都輔佐朝政。

出鎮地方

元象二年(539年),山氏病逝。高嶽離職守孝,因哀傷過度,以致形銷骨立。高嶽甚為憂慮,每日都要派人前去勸勉。不久,高嶽被起復原職,又兼任領軍將軍。 興和二年(540年),高澄擔任大將軍,總領朝政,高嶽便出任使持節、都督、冀州刺史。興和三年(541年),高嶽又改任青州刺史。他久掌朝政,素為朝野畏服,而今出為牧守,百姓都非常畏懼。 武定元年(543年),高嶽擔任晉州刺史、西南道大都督。他綏靖邊界,使得邊境地區得以安定。後來,高歡聽聞高嶽患病,便將他接到晉陽治療,一直等到病勢好轉,方才讓他返回晉州(今河北晉州)。

累建軍功   

武定五年(547年),高歡病逝。大將侯景不滿高澄嗣位,起兵反叛。高澄便將高嶽召回晉陽,一同商討對策。而這時,梁武帝趁機命貞陽侯蕭淵明在寒山掘開泗水,淹灌彭城(今江蘇徐州),與侯景形成犄角之勢,互相聲援。高嶽率軍南討,與行臺慕容紹宗一同大破梁軍,生擒蕭淵明及其大將胡貴孫。他隨即又回軍渦陽(今安徽渦陽),協助左衛將軍劉豐擊敗侯景,打得侯景單騎而逃。[8] 武定六年(548年),高嶽進位侍中、太尉,別封新昌縣子。高澄還任命他為使持節、河南總管、大都督,讓他統領慕容紹宗、劉豐等將領,征討駐守在長社(潁川郡治所)的西魏將領王思政。當時,王思政閉城堅守。高嶽便掘開洧水,淹灌長社,可惜始終未能破城。武定七年(549年),慕容紹宗、劉豐戰死於長社,西魏也派援軍救援王思政。而高嶽組織內外防禦,甚有謀略,幾次都差點攻進長社。後來,高澄親自前來督戰,這才俘獲王思政。他將破城之功據為己有,未對高嶽加以重賞,隻別封其為真定縣男。同年八月,高澄遇刺身亡,其弟高洋襲位,並返回晉陽。高嶽則兼任尚書左仆射,留守鄴都。 北齊天保元年(550年),高洋稱帝,建立北齊,是為北齊文宣帝,並任命高嶽為使持節、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宗師、司州牧,進封清河郡王。天保五年(554年),高嶽加拜太保。當時,西魏攻打南梁,梁元帝遣使向北齊求援。文宣帝便任命高嶽為西南道大行臺,讓他與司徒潘樂一同援助江陵(今湖北荊州)。天保六年(555年),高嶽行至義陽(今河南信陽),聞聽江陵城破,便率軍南攻郢州(今湖北武昌),生擒刺史陸法和。他將陸法和押往鄴都,又命儀同慕容儼據守郢城。這時,文宣帝得知江陵陷落,便命高嶽班師。

壯年遇害   

高嶽征討寒山、長社,援救江陵,頗有功績,威名顯赫。但他生性奢侈,喜好酒色,傢中歌姬舞女、鐘鼓器樂,更是冠絕諸王。起初,高嶽奉高歡之命,撫養族弟高歸彥,但因高歸彥年幼,對他非常刻薄。高歸彥因此懷恨在心。後來,高歸彥擔任領軍大將軍,深受文宣帝寵信,便暗中收集高嶽的罪狀。 高嶽在城南建有宅第,還在正廳後面開瞭一條巷子。高歸彥便對文宣帝道:“清河王按照宮禁的規格,修瞭一條永巷,隻是沒有修闕門。”文宣帝非常不滿,從此逐漸疏遠高嶽。後來,文宣帝納鄴下婦人薛氏入宮,而高嶽此前曾托薛氏的姐姐將她接到自己傢中。文宣帝得知大怒,將薛氏的姐姐用鋸鋸死,並指責高嶽奸淫民女。高嶽辯解道:“臣本想娶她,但嫌她輕薄,所以沒娶,這不是奸淫。”文宣帝更加惱怒。 天保六年(555年)十一月,文宣帝命高歸彥到高嶽傢中賜鴆酒。高嶽雖堅稱無罪,卻被高歸彥逼著喝下鴆酒,最終毒發身亡。另一種說法則是,文宣帝隻是命高歸彥去斥責高嶽,但高嶽卻憂懼不已,數日後便去世瞭。由於事發突然,時人都認為他是被皇帝賜鴆而死。高嶽死時,年僅四十四歲。文宣帝命大鴻臚為他辦理喪事,追贈都督七州諸軍事、太宰、太傅、定州刺史、假黃鉞,賜謚昭武,並賞賜轀辌車。 皇建元年(560年),北齊孝昭帝將高嶽的靈位放入太廟,與韓軌、可朱渾道元等七人一同配享世宗(高澄)廟庭。 河清元年(562年),高歸彥因謀反伏誅。北齊武成帝便將高歸彥全傢百餘人賜給高嶽的子孫為奴,後又思及高嶽戰功,追贈他為太師、太保。

陸上  走向未來  畫框  車路  北貴平  塘灣  宗正卿  佳釀  子宮內膜結  講席  二局  科創園  羞與為伍  五橋  插隊落戶  秦人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