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高珩

高珩

高珩簡介:高珩(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),始祖高全十世孫,字蔥佩,號念東,晚號紫霞道人,山東淄川人。生於明神宗萬歷四十年,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六年,年八十六歲。明崇禎十六年(公元一六四三年)進士。選翰林院庶吉士。順治朝授秘書院檢討,升國子監祭酒,後晉吏部左侍郎、刑部左侍郎。珩工詩,體近元、白,生平所著,不下萬篇。著有《勸善》諸書及《棲雲閣集》。有《棲霎閣詩》十六卷,為趙執信所編;拾遺三卷,為宋弼所輯,《四庫總目》並傳於世。

與蒲松齡

蒲松齡是高珩侄女的舅父,所以高稱蒲為親傢。蒲松齡醉心科舉,但屢試不第(七十一歲方為貢生),仕途失意,窮困潦倒。高珩將他推薦給畢際友傢(淄川西鋪村,其父畢自嚴曾任明朝戶部尚書)私塾任教授徒。其間,高蒲二人詩書往來頻繁。而《聊齋志異》的成書也是在畢傢學館內完成的。

高珩對蒲松齡最直接的幫助是為《聊齋志異》寫序。康熙十八年,《聊齋志異》初步成書的時候,高珩給書寫瞭一個序。序中說,當時的社會"江河日下,人鬼頗同",認同蒲松齡運用鬼魂的形式來寫社會。"吾願讀書之士,攬此奇文,須深慧業,眼光如電,墻壁皆通,能知作者之意。"

高珩還將《聊齋志異》的初稿帶入宮內廣為傳閱,對《聊齋志異》的流傳起到瞭重要作用。

蒲松齡還曾寫過俚曲《琴瑟樂》,高珩也為它寫瞭跋。

川州  紮巴  成河村七組  上冊  行囊  貨節  花旦  氣味相投  豪邁  橫平  天真  黨員  波拉特  絕緣子  身上  翼翔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