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楚溪春 閻百川的“十三太保”之一

楚溪春 閻百川的“十三太保”之一

中文名:楚溪春

國 籍:中國

出生地:河北蠡縣北高晃村

出生日期:1896年

逝世日期:1966年

畢業院校: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

楚溪春(1896—1966),原名河,字晴波,河北蠡縣北高晃村人,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畢業。閻錫山部晉軍將領,閻百川的“十三太保”之一。1946年大同防衛戰中以一個基幹步兵師為主力,堅守45天,抵擋住瞭聶榮臻、賀龍兩部十萬人的攻擊,一時名聲大震,被傅作義邀請出任河北省主席,1949年2月,隨傅作義在北平起義。後在文革中服毒自殺。

抗戰勝利後,任南京軍訓團副教育長、沈陽防守司令官、河北省政府主席、北平督察總監。1949年在北平隨傅作義起義。建國後,歷任政務院參事,民革第三、四屆中央委員兼副秘書長。是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

人物生平

楚溪春,1896年4月13日出生於直隸省保定府蠡縣北高晃村。他父母早亡,與祖母相依為命。少時曾習詩書經義於村中私塾,因傢庭困苦,祖孫二人常為學費發愁。當時清廷興辦新式陸軍學校,公費供應食宿,楚溪春便於1910年底考入定興縣姚村之直隸陸軍小學堂第3期(監督廖宇春)。1914年,升入清河第1陸軍預備學校第2期(校長毛繼承),編入第4連(連長李再興)。畢業後經半年入伍訓練,於1916年8月升入保定府清苑縣之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(校長楊祖德),編入步兵科第5連(科長王興文)。1918年9月20日學滿畢業,分發山西獨立步兵第10團(團長蔡榮壽)任見習官。楚溪春在校期間學習刻苦,每逢考試均名列前茅。

時山西督軍閻錫山組建幹部訓練隊,楚溪春與同學張蔭梧、李生達、王靖國等調任隊附。全隊共有隊附共36人,人稱“三十六天罡”。1919年6月,幹訓隊擴充為學兵團(團長榮鴻臚,上報陸軍部番號為山西獨立步兵第9團),楚、張、李、王等皆升任連長。未幾,楚溪春奉陸軍部調令,返回保定軍校任第8期學生分隊長。

第8期於1919年8月8日開學,校長楊祖德銳意革新,推行各兵科學生混合編隊。但不久後楊病逝任上,繼任校長賈德耀又恢復分科編隊,楚溪春升任步科第1隊少校隊長。1922年7月第8期畢業後,改任第9期步科第4隊隊長。1923年8月軍校停辦,楚溪春應邀赴潼關,在直系的陸軍第20師(師長閻治堂)任中校主任參謀兼軍官教育團大隊長。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系戰敗,張作霖、馮玉祥等支持段祺瑞出任臨時執政。第20師被執政府下令繳械編散,楚溪春於1925年1月改任京衛軍第1旅(旅長宋玉珍)、即執政府衛隊旅上校參謀長。 在任上發生瞭 震驚中外的“三一八慘案”。

達材村  包丁  金和  糖粉  石夾溝  寺門  知其不可而  纖維軟骨  凝露  唐王湖  北井村  藏龍  班主  藝術界  紅島村  太平莊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