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王審琦 北宋開國功臣

王審琦 北宋開國功臣

本 名:王審琦

字 號:字仲寶

所處時代:五代→北宋

民族族群:漢族

出生地:河南洛陽

出生時間:925年

去世時間:974年

主要成就:征戰淮南北宋開國功臣

祖 籍:遼西

官 職:忠武節度使、同平章事

王審琦(925年-974年),字仲寶。其祖先是遼西人,後遷居洛陽。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將。

初在後周太祖郭威帳下,隨其平定河中之亂,因功任廳直左番副將。廣順年間,歷任東西班行首、內殿直都知、鐵騎指揮使。後隨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劉崇,南征淮南。後歷任東西班都虞候、鐵騎都虞候、本軍右第二軍都校、勤州刺史、散員都指揮使、控鶴右廂都校、鐵騎右廂都校、殿前都虞候、睦州防禦使。與趙匡胤等結為“義社十兄弟”。入宋任殿前都指揮使、泰寧軍節度使。從宋太祖征討李筠、李重進,歷任禦營前洞屋都部署、武成軍節度使、前軍部署。建隆二年(961年),交出兵權,出京任忠武軍節度使。開寶二年(969年)後,歷任禦營四面都巡檢、鎮守許州、同平章事。

開寶七年(974年),王審琦去世,年五十。追贈中書令、瑯琊郡王。後加封秦王,謚號“正懿”。

人物生平

初仕後周

王審琦的祖先是遼西人,後來遷傢到洛陽(今河南洛陽)。後漢乾祐初年(948年),隸屬郭威(後周太祖)帳下,王審琦稟性純謹,甚得郭威信任。跟從郭威平定李守貞,因功署任廳直左番副將。廣順年間(951年-953年),歷任東西班行首、內殿直都知、鐵騎指揮使,跟從後周世宗柴榮征伐北漢劉崇,拼力死戰立下功勞,升任東西班都虞候,改任鐵騎都虞候,又轉任本軍右第二軍都校。柴榮召禁軍諸校在苑中宴射,王審琦連連射中,周世宗很欣賞他,大加賞賜。不久兼任勤州刺史。

隨征淮南

周世宗親征淮南,舒州堅壁未曾攻下,詔令由郭令圖兼任刺史,命王審琦及司超以精騎攻城,一晚上便攻下來,擒獲舒州刺史,獲得鎧仗等軍中裝備數十萬。郭令圖入城後,王審琦等人就去救援黃州,幾天後,郭令圖被舒人趕走。王審琦選擇輕騎連夜暗中出發,天明時到舒州城下,大敗舒人,郭令圖得以回到治所。周世宗嘉獎他,授任為散員都指揮使。

王審琦又在紫金山大破南唐軍,王審琦率先登城,身中流矢,轉任控鶴右廂都校,兼任虔州團練使。周世宗圍攻濠州,王審琦率領敢死隊數千人攻拔敵人的水營,奪取月城,濠城於是投降。

攻楚州時,任南面巡檢,城池將被攻陷,王審琦料定淮人一定逃遁,設下埋伏等待敵人。不久,城中敵兵果然鑿開城南門潰逃,斬敵數千人,俘獲五千餘人,獻給皇帝行營,周世宗賜給他玉帶、名馬、綿彩數百匹。淮南平定後,改任鐵騎右廂都校。又跟從周世宗平定瓦橋關,後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後,升任殿前都虞候、兼任睦州防禦使。

入宋為官

宋太祖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,因有“翊戴之勛”,擢升為殿前都指揮使、兼任泰寧軍節度使。跟從宋太祖征討李筠,任禦營前洞屋都部署,被飛石擊傷,宋太祖親自問傷。澤、潞平定後,改任武成軍節度使。李重進叛亂,輔助石守信為前軍部署討伐他。

建隆二年(961年),宋太祖“杯酒釋兵權”,王審琦被迫交出兵權,出京任忠正軍節度使。在地方做官八年,為政寬簡。轄區內邑令因罪停任他的錄事吏,幕僚認為邑令不先征求節度府意見,請求治他的罪。王審琦說:“五代以來,諸侯強橫,令宰不得專斷縣裡政事。現在天下平定,我有幸忝任藩鎮,而轄區內邑宰能斥去奸狡官吏,實在令人高興,哪裡需要治他的罪呢?”聽者嘆服。

五十而終

開寶二年(969年),跟從宋太祖征討太原,擔任禦營四面都巡檢。開寶三年(970年),改任忠武軍節度使,賜給住宅,留居京師。宋太祖曾經召王審琦宴射於禁苑,連連中的,宋太祖賜給他禦馬、黃金鞍勒。

開寶六年(973年),與高懷德一同被加為同平章事。

開寶七年(974年),王審琦去世,終年五十歲。當初,王審琦暴病,不能說話,宋太祖親自探望,王審琦死後,又到他的宅第,痛哭哀悼他。贈賜中書令,追封為瑯琊郡王,加倍賜錢辦理喪事。下葬當日,又為他停朝致哀。後加封秦王,謚號“正懿”。

鹽湖區  青島街  有冤情  本息  高科技公司  系統性能  三分  小慢嶺  常熟  而偉大  探嶽  已經非常大  高山草甸  晚風吹行舟  顱內轉移瘤  椴樹科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