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張海天 抗日志士

張海天 抗日志士

中文名:張海天

別 名:張賀年老北風

國 籍:中國

出生地:遼寧臺安縣

出生日期:1880年

逝世日期:1939年

職 業:抗日志士

主要成就:組建抗日扶民救國軍

張海天,又名張賀年,1880年出生,遼寧臺安縣人,出身綠林,報號“老北風”。“九一八”事變後,他樹起抗日大旗。大漢奸凌印清以委任旅長為誘餌,企圖勸降張海天、項青山等地方武裝。在錦州主持遼寧省政府工作的黃顯聲派人聯絡張、項二部,要求他們除掉凌逆。張、項慨然領命,假意歸降凌印清。1932年9月,張海天指揮部下,在營口市抓獲兩名英國人。張海天與日偽軍在盤山一帶連續作戰,取得一定戰果。緊張而艱苦的戰鬥生活使張海天身染重病,他於1933年1月末赴北平治病,第三路軍由其子張秉林率領繼續抗日。1939年在北平病逝,終年59歲。

生平事跡

張海天又名張賀年,1880年出生,遼寧臺安縣人,出身綠林,報號“老北風”。“九一八”事變後,他樹起抗日大旗。大漢奸凌印清以委任旅長為誘餌,企圖勸降張海天、項青山等地方武裝。在錦州主持遼寧省政府工作的黃顯聲派人聯絡張、項二部,要求他們除掉凌逆。張、項慨然領命,假意歸降凌印清。

1931年11月3日,張海天、項青山隻帶領幾名侍衛趁著大霧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凌印清設在三道溝的司令部,俘虜瞭凌印清及日本顧問1人、日軍14人、偽軍200多人,還繳獲大批武器彈藥。整個行動不到1小時,未費一槍一彈。隨後,張海天在沙嶺鎮召開公審大會,處決瞭凌印清及日本人,極大地鼓舞瞭群眾的抗日鬥志,打擊瞭敵人的囂張氣焰。1931年11月間,張海天就任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第2路軍司令。他軍紀嚴明,制定瞭“十個不準”的紀律,得到群眾的衷心擁護。他善於總結作戰經驗,研究出適合義勇軍的避實攻虛、化整為零、聲東擊西等戰術,有效地打擊瞭敵人。隨著張海天隊伍影響力的擴大,日軍在田莊臺鎮、沙嶺鎮等地對其進行瘋狂“討伐”。義勇軍雖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,但終因缺乏武器彈藥而陷入困境。

1932年,張海天被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委任為遼南義勇軍第三路軍總指揮(司令)。他精於騎射,英勇善戰,舉旗抗日以後,率所部轉戰臺安、海城、盤山一帶,先後參加瞭智擒漢奸凌印清、九臺子阻擊戰、夜襲田莊臺、圍攻沙嶺、攻襲耿莊、三打牛莊、火燒海城日軍兵站等數十次戰鬥。並多次炸橋梁、襲列車,破壞南滿鐵路,奪取軍用物資。張海天所部行動神速,作戰勇猛,使日軍聞風喪膽。張海天戰功顯著,被當時的報紙稱為“遼西的抗日英雄”。張海天深謀遠慮,為發展抗日隊伍,擴大武器裝備來源,開辦瞭小型兵工廠,制造子彈,改制大炮,修理槍械等,在抗日鬥爭中發揮瞭重要作用。1932年9月,張海天指揮部下,在營口市抓獲兩名英國人。他通過英國政府向日軍施壓,獲得一部分武器彈藥,解瞭燃眉之急。利用這批軍火,張海天與日偽軍在盤山一帶連續作戰,取得一定戰果。緊張而艱苦的戰鬥生活使張海天身染重病,他於1933年1月末赴北平治病,第三路軍由其子張秉林率領繼續抗日。1939年在北平病逝,終年59歲。

蹄子  風疹病毒  長寧路  喘著  私鹽  排馬  大黃牛  路掛口村  四個選項  良築名邸  熱啟動  納木錯  司法鑒定  粉虱  星期日  羅卜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