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曆史 > 人物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李輔國 唐代第一個封王拜相的宦官

李輔國 唐代第一個封王拜相的宦官

本名:李輔國

別稱:靜忠、護國

所處時代:唐朝

民族族群:漢人

出生時間:704年

去世時間:762年

官職:司空、中書令

封爵:博陸郡王

追贈:太傅

謚號:醜

擁戴肅宗

李輔國在唐玄宗年間入宮做瞭宦官。後因盡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為太子的心腹。

天寶十四年(公元755年),“安史之亂”爆發,叛軍所到之處,望風披靡,直逼京都長安,唐玄宗倉皇出逃。太子李亨則奉命在後安撫百姓,安土重遷的百姓們希望李亨留下抗擊叛軍。李輔國也以國傢大義勸說李亨留下抗敵,太子遂與玄宗兵分兩路,北上靈武。李輔國又勸李亨迅速稱帝,以安民心。

至德元年(公元756年),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,是為唐肅宗,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。唐肅宗為人性格懦弱,此刻見李輔國忠心擁戴,便視其為左右臂,賜名“護國”,後又改名“輔國”,把軍政大事都委托於他。 

逼壓玄宗

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十二月,李輔國隨肅宗回到長安,加開府儀同三司,封郕國公,設“察事廳子”,以偵察官員活動。 

同年,唐玄宗一行也回到瞭長安。起初過著無所事事,但尚算自由的生活。唐肅宗與李輔國都怕玄宗復位,因此在唐肅宗的默許下,李輔國對唐玄宗步步緊逼。初則把唐玄宗喜歡的三百匹馬收回大半,僅留下十匹;繼則矯詔令唐玄宗遷到皇宮內宮,隻留下幾個老弱病殘之人伺候唐玄宗;然後又把對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不離不棄的心腹宦官高力士流放,強令唐玄宗的親信官員陳玄禮致仕。唐肅宗曾數次想看望重病中的唐玄宗也因李輔國的阻撓而未成行。 

打擊異己

李輔國大權在握,天下大事幾乎全決定於李輔國,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經他手然後才告知肅宗。為瞭更準確地瞭解朝中大臣的動向,李輔國還專門派幾十人負責監督官員的一舉一動。對於不順從的官員加以嚴厲打擊。李輔國根據自己的好惡處治全國的訟案,並以皇意相標榜。地方上的節度使也是李輔國一手委派。

李輔國權傾朝野,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見皇帝都須經過李輔國的安排,皇帝的詔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,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見。宗室貴人對李輔國也以“五郎”尊之,當時的宰相李揆更稱李輔國為“五父”。 

對於李輔國的不法行為,宗室李峴多次舉報給唐肅宗,然而在李輔國的操縱下,唐肅宗卻把李峴貶出瞭京城。一手遮天的李輔國企圖做唐朝的第一位宦官宰相。此舉遭到瞭宰相蕭華的激烈反對。李輔國懷恨在心,多次在皇帝面前誣陷蕭華,並威逼皇帝用自己的親信元載取代瞭蕭華的相位,最終將蕭華逐出京城。 

擁立代宗

李輔國之所以為所欲為,還得益於與肅宗皇後張氏的勾結。張皇後與李輔國內外相應,控制政權。他們對不利於自己的人,無論是高官還是顯貴都是除之而後快。唐肅宗的第三子建寧王李倓聰明過人,盡心輔佐太子廣平王李豫,深得皇帝的歡心。然而由於張皇後與李輔國的中傷,以致最後皇帝下詔賜死瞭建寧王。李輔國與張皇後的狼狽為奸是為瞭各自的利益。可是在肅宗病重期間,李輔國與張皇後在決定由誰繼承大寶的問題上發生瞭尖銳的沖突。李輔國支持太子李豫登基,而張皇後支持越王李系。

寶應元年(762年),唐玄宗憂鬱而死。此時由於唐肅宗也病危,張皇後為瞭便於自己將來繼續插手政局,密謀準備殺掉太子,策劃越王繼位。此舉被李輔國的同黨發現,李輔國等首先把太子保護起來,然後沖進皇宮,抓獲瞭越王及其支持者百餘人。張皇後逃入重病中的唐肅宗寢宮,被李輔國抓住。肅宗因受到驚嚇而在當天就駕崩瞭。李輔國趁此混亂時機,將張皇後、越王及參與者一並斬首。太子李豫在李輔國的擁戴下即位,是為唐代宗。

罪惡伏誅

自此李輔國日益驕橫,曾對唐代宗說:“大傢(皇帝的俗稱)但內裡坐,外事聽老奴處置。”聞此僭君之言,唐代宗不快,決意將李輔國翦滅,於是唐代宗表面優待輔國,尊之為“尚父”,封司空兼中書令,卻私下通聯宦官程元振,以藥子昂代元帥府行軍司馬,掌握禁軍,奪兵權。罷輔國官職,進封為博陸郡王。不久,又派人於深夜將其刺殺,割下頭顱扔到溷廁中。遂刻木代其首級以葬,贈太傅,謚醜。 

雨潤  胡蘿卜小姐  易買得  塘貝村  金花茶  菌叢  大新縣  用藥的問題  墻板  越高  衛矛科  東暉  賴藝  路統一  進考場  仁達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