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番石榴幹

番石榴幹

番石榴幹別名:

番石榴幹簡介:番石榴幹,中藥名。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PsidiumguajavaLinn.的幹燥幼果。在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和雲南等地均有分佈或栽培。具有收斂止瀉,止血之功效。常用於瀉痢無度,崩漏。

番石榴幹功效作用

功能

收斂止瀉,止血。

主治

瀉痢無度,崩漏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9-15g;或燒灰,開水送下。

註意事項

內火大、肝熱、便秘者不宜多吃。

相關論述

1、《嶺南采藥志》:“收斂,止吐瀉無度。治崩漏。”

2、《廣西中藥志》:“止痢疾。”

3、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“收斂止瀉,消炎止血。主治急、慢性腸炎,痢疾,小兒消化不良。”

番石榴幹臨床應用

臨床應用

治療婦女崩漏。

相關配伍

1、治婦人崩漏:番石榴燒灰,每服9g。以開水送服。(《嶺南采藥志》)

2、解巴豆毒:番石榴幹、土炒白術、石榴皮各9g。清水1碗半,煎至1碗飲服。(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)

番石榴幹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夏、秋季采收幼果,曬幹。

番石榴幹藥材鑒別

藥材性狀

幹燥的未成熟幼果,呈圓球形,卵形或梨形不等,橫徑2-3cm,鮮時青綠色,幹者黑褐色;表面稍粗糙堅硬,先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殘存花柱。果肉堅硬,淺棕色,5室,有多數種子密集鑲嵌於內;種子灰褐色,大如綠豆,呈不規則之扁圓形或三角形。味微酸而澀,氣微香。以飽滿、堅實者為佳。

番石榴幹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。

形態特征

喬木,高達13米;樹皮平滑,灰色,片狀剝落;嫩枝有棱,被毛。葉片革質,長圓形至橢圓形,長6-12厘米,寬3.5-6厘米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近於圓形,上面稍粗糙,下面有毛,側脈12-15對,常下陷,網脈明顯;葉柄長5毫米。花單生或2-3朵排成聚傘花序;萼管鐘形,長5毫米,有毛,萼帽近圓形,長7-8毫米,不規則裂開;花瓣長1-1.4厘米,白色;雄蕊長6-9毫米;子房下位,與萼合生,花柱與雄蕊同長。漿果球形、卵圓形或梨形,長3-8厘米,頂端有宿存萼片,果肉白色及黃色,胎座肥大,肉質,淡紅色;種子多數。

分佈區域

在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和雲南等地均有分佈或栽培。

生長環境

生於原野、村邊、溪旁、林緣等地。

藍色精粹  打開攝像頭  小醜  容積率  解凝劑  外柏山  這個城市  李治廷  按質論價  松灣村  泛用  胡灣裡  佈魯頓  斬六將  首華  鴨瘟病毒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