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高良薑

高良薑

高良薑別名:高涼薑,良薑,蠻薑,小良薑,海良薑,

高良薑簡介:高良薑,中藥名。為薑科山薑屬植物高良薑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幹燥根莖。具有散寒止痛,溫中止嘔的功效。主治胃寒冷痛,胃寒嘔吐。

高良薑功效作用

功能

散寒止痛,溫中止嘔。

主治

1、胃寒冷痛:本品辛散溫通,能散寒止痛,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藥。

2、胃寒嘔吐:本品性熱,能溫散寒邪,和胃止嘔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服,3-6g。研末服,每次3g。

禁忌

1、中藥配伍禁忌:可減弱番瀉葉的瀉下作用,不宜合用。

2、中西藥配伍禁忌:不宜與乙酰膽堿、組胺等藥合用。

註意事項

陰虛有熱者禁服。

化學成分

含揮發油0.5%-1.5%,油中主要成分為1,8-桉葉素、桂皮酸甲酯、丁香油酚、蒎烯、蓽澄茄烯及辛辣成分高良薑酚等。尚含黃酮類高良薑素、山柰素、山柰酚、槲皮素、異鼠李素等。

藥理作用

本品水提取物具有鎮痛抗炎作用,醚提物隻有鎮痛作用,二者均能抗動物實驗性胃潰瘍的形成及蓖麻油引起的腹瀉,還能延長斷頭小鼠張口動作持續時間和氰化鉀中毒小鼠的存活時間;煎劑灌胃能升高犬胃液總酸排出量,興奮兔離體腸管運動,對抗因阿托品所致小鼠胃腸抑制後的墨汁推進率;采用體內血栓形成法,給大鼠灌胃高良薑水提物或揮發油均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;100%煎液對炭疽桿菌、α-或β-溶血性鏈球菌、白喉及類白喉桿菌、肺炎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嗜氣菌皆有抗菌作用。

毒理作用

醚提取物小鼠灌胃的LD50為4.2土0.4ml/kg,中毒表現為翻正反射消失,持續8h以上才死亡。小鼠灌服水提取物120g/kg,觀察7d,無死亡。高良薑能使鼠傷寒沙門菌TA98和TA100發生誘變。

相關論述

1、《名醫別錄》:“主暴冷,胃中冷逆,霍亂腹痛。”

2、《本草匯言》:“高良薑,祛寒濕、溫脾胃之藥也。若老人脾腎虛寒,泄瀉自利,婦人心胃暴痛,因氣怒、因寒痰者,此藥辛熱純陽,除一切沉寒痼冷,功與桂、附同等。茍非客寒犯胃,胃冷嘔逆,及傷生冷飲食,致成霍亂吐瀉者,不可輕用。”

高良薑臨床應用

臨床應用

1、治胃寒冷痛,配炮薑相須為用,如二薑丸(《和劑局方》)。

2、治胃寒肝鬱,脘腹脹痛,多與香附合用,以疏肝解鬱,散寒止痛,如良附丸(《良方集腋》)。

3、治卒心腹絞痛如劇,兩脅支滿,煩悶不可忍者,可與厚樸、當歸、桂心等同用,如高良薑湯(《千金方》)。

4、治胃寒嘔吐,多與半夏、生薑等同用。

5、治虛寒嘔吐,常與黨參、茯苓、白術等同用。

相關配伍

1、高良薑配蓽茇:高良薑辛熱溫散,以溫胃散寒止痛為主,兼能溫胃止嘔;蓽茇辛熱,偏走胃腸,能溫胃腑痼冷,又解大腸寒鬱,善於溫中散寒,下氣開鬱,止嘔止痛。兩藥配伍,可增強溫胃散寒,止痛止嘔的作用。適用於胃寒胃痛、嘔吐等。

2、高良薑配大棗:高良薑辛熱燥散,散寒止痛,溫胃止嘔;大棗甘溫平和,補中益氣,調補脾胃。兩藥配伍,可增強健脾溫中止嘔的作用。適用於霍亂嘔吐甚者。

3、高良薑配幹薑:高良薑辛熱燥散,以溫胃散寒止痛為主;幹薑辛熱燥烈,主入脾胃經,為健運脾陽,溫中散寒的要藥。兩藥配伍,可增強溫胃散寒止痛的作用。適用於寒邪犯、胃脘腹冷痛等。

4、高良薑配半夏:高良薑以溫胃散寒止痛為主,兼能降逆止嘔;半夏功善降逆和胃止嘔。兩藥配伍,可增強溫中降逆止嘔的作用。適用於胃寒嘔吐。

5、高良薑配人參:高良薑長於溫胃散寒止痛,兼能降逆止嘔;人參善於補脾調中,鼓舞脾氣,助生化之源,為補脾要藥。兩藥配伍,可增強益氣健脾,溫胃止嘔的作用。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嘔吐、噫氣等。

鑒別用藥

1、高良薑不同炮制品:高良薑的古代炮制,有炙有炒(單炒或合藥共炒),有煨有炮,還有煮制,這些炮制法都與火、與溫度有關,與其內含的揮發油成分也有關;今日的高良薑飲片,不炮不制,隻切薄片,這是它在炮制史上的進步、發展,還是高良薑炮制意識的淡化、退化,值得研究。

2、高良薑與幹薑:均源於薑科植物的根莖,均辛熱歸脾胃經,均既善散寒止痛,又兼溫中止嘔,治陽虛中寒之脘腹冷痛吐瀉。不同之處在於,幹薑長於溫脾陽,高良薑長於散胃寒;幹薑又能回陽通脈、溫肺化飲,治亡陽欲脫與寒飲咳喘。

3、高良薑與吳茱萸:均味辛性溫,歸脾胃經,善散寒止痛,溫中止嘔,治胃寒冷痛,胃寒嘔吐。高良薑長於散胃寒,善治脘腹冷痛,胃寒吐瀉;吳茱萸又入肝腎,散肝經之寒邪,解肝氣之鬱滯,又可燥濕助陽、疏肝下氣,為治肝寒氣滯諸痛之要藥,用治厥陰肝經巔頂頭痛,寒滯肝脈諸痛,寒疝腹痛、寒濕腳氣腫痛、陽虛久瀉、經寒痛經及月經不調。

相關藥品

藥艾條、安中片、九氣拈痛丸、虛寒胃痛顆粒、仲景胃靈丸。

相關方劑

良附丸(《良方集腋》)、常山飲(《奇效良方》)、高良薑湯(《千金要方》)。

藥膳食療

高良薑粥:

1、功效:溫中散寒。治胃寒作痛或寒霍亂、吐瀉交作、腹中疼痛等。

2、原材料:高良薑15克,粳米50克。

3、做法:將高良薑洗凈。放入煮鍋中,加入適量的清水,開火煎30分鐘左右,然後去渣取汁,備用。將粳米淘洗幹凈,放入鍋中,倒入備好的藥汁起熬煮成粥即可。

4、用法:空腹服食。

高良薑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夏末秋初采挖生長4-6年的根莖,除去地上莖、須根及殘留鱗片,洗凈,切段,曬幹。生用。

炮制方法

取原藥材,除去雜質,洗凈,潤透。切薄皮,曬幹或低溫幹燥。

高良薑保存方法

貯幹燥容器內,置陰涼幹燥處,防蛀。

高良薑藥材鑒別

鑒別

1、本品橫切面:表皮細胞外壁增厚,有的含紅棕色物。皮層中葉跡維管束較多,外韌型。內皮層明顯。中柱外韌型維管束甚多,束鞘纖維成環,木化。皮層及中柱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分泌細胞,內含黃色或紅棕色樹脂狀物;薄壁細胞充滿淀粉粒。

2、取本品粉末5g,置圓底燒瓶中,加水200ml,連接揮發油測定器,自測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滿刻度部分,並溢流入燒瓶為止,加正己烷3ml,連接回流冷凝管,加熱至微沸,並保持2小時,放冷,取正己烷液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高良薑對照藥材5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通則0502)試驗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,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,以甲苯-乙酸乙酯(19∶1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幹,噴以5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05℃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
藥材性狀

根莖圓柱形,多彎曲,有分枝,長4-9cm,直徑1-1.5cm。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,有細密縱皺紋及灰棕色波狀環節,節間長0.5-1cm,下面有圓形根痕。質堅韌,不易折斷,斷面灰棕色或紅棕色,纖維,內皮層環較明顯,散有維管束點痕。氣香,味辛辣。以分枝少、色紅棕、香氣濃、味辣者為佳。

飲片性狀

高良薑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薄片,表面灰棕色或紅棕色,纖維性,具點狀維管東。周邊暗紅或暗褐色,有細密的縱皺紋及環節。質堅韌,氣香味辛辣。

常見偽品

混淆品:

1、大高良薑:為薑科植物大高良薑AlpiniagalangaWilld.的根莖。根莖圓柱形,直徑1-3cm,表面淡棕紅色,多切成大小不等片塊,厚0.3-1cm。有翅狀灰白色波狀環帶,環節疏,節間長1-3cm。質堅硬,斷面淡黃色,纖維性。香氣弱。

2、距花山薑:為薑科植物距花山薑AlpiniacalearataRose.的幹燥根莖。表面黃棕色,直徑3-10m。有分枝,具波狀橫環紋,節間長2-5mm。斷面淡黃棕色,中柱占直徑1/3。氣微香,味微辛。

高良薑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薑科山薑屬植物高良薑。

形態特征

多年生草本,高30-110cm。根莖圓柱形,橫生,棕紅色,直徑1-1.5cm,具節,節上有環形膜質鱗片,節上生根。莖叢生,直立。葉無柄或近無柄;葉片線狀披針形,長15-30cm,寬1.5-2.5cm,先端漸尖或尾尖,基部漸窄,全緣,兩面無毛;葉鞘開放,抱莖,具膜質邊緣;葉舌膜質,長2-3cm,不開裂。總狀花序頂生,直立,長6-15cm,花序軸被絨毛;花萼筒狀,管長8-14mm,先端不規則3淺圓裂;花冠管漏鬥狀,長約1cm,花冠裂片3,長圓形,唇瓣卵形,白色而有紅色條紋,長約2cm;側生退化雄蕊錐狀;發育雄蕊1,長約1.6cm,生於花冠管喉部上方;子房3室,密被絨毛,花柱細長,基部下方具2個合生的圓柱形蜜腺,柱頭2唇狀。蒴果球形,不開裂,直徑約1.2cm,被絨毛,熟時橙紅色。種子具假種皮,有鈍棱角,棕色。花期4-9月,果期8-11月。

分佈區域

分佈於廣東(雷州半島)、廣西、海南、雲南、臺灣等地。

道地產區

主產於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臺灣等地。

生長環境

生於荒坡灌叢或疏林中,或栽培。

生長見習

喜溫暖潤氣候。宜選擇土層深厚、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栽培。

繁殖方式

用分株繁殖。

栽培技術

分株繁殖:3-4月,從母株旁挖取帶嫩芽的根莖,每株帶4-5個芽,按行株距2m×1m開穴,穴寬20-25cm,深15-20cm,進行移栽,栽後填土,壓緊,澆水。

光德村部  陳浩然  陪你到最後  絕壁  我輩  獎墅村委  飛禽走獸  腰店  月塔  市郊  古幣  城六  阿含經  楊半菡  王寺街辦  還有粽子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