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小白花蘇

小白花蘇

小白花蘇別名:幹草,小白花草,

小白花蘇簡介:小白花蘇,中藥名。為玄參科植物大獨腳金Strigamasuria(Ham.exBenth.)Benth.的全草。分佈於江蘇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地。具有健脾消積,清熱利濕之功效。用於小兒疳積,食欲不振,黃疸,水腫,小便淋瀝。

小白花蘇功效作用

功能

健脾消積,清熱利濕。

主治

用於小兒疳積,食欲不振,黃疸,水腫,小便淋瀝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15-30g。

相關論述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“健脾消食,清熱利濕。治小兒疳積,食欲不振,泌尿道感染。”

小白花蘇臨床應用

相關配伍

1、治小兒傷食、疳積:大獨腳金18g,苦蕎頭15g,夜關門15g,雞矢藤15g,山當歸10g。水煎服。

2、治夜盲:大獨腳金18g,雞肝1具。水煎服。

3、治肝硬變腹水:大獨角金18g,腹水草18g,三白草30g,大薊25g。水煎服。(1-3方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1979年)

附註

大獨角金,莖高40-60cm,極粗糙,花白色,葉片和花萼均較大而長,功用與獨角金基本相同。

小白花蘇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夏、秋季采收,切碎,曬幹。

小白花蘇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玄參科植物大獨腳金。

形態特征

多年生草本,植株直立,高30-60厘米,全體被剛毛。莖不分枝或有少數分枝,幾乎四棱形。葉片條形,莖中部的最長,長2-3厘米。花單生,少在莖頂端集成穗狀花序;花萼花期長約1厘米,果期增大,長約1.5厘米,具15條棱,裂片幾乎與筒部等長,條狀橢圓形;花冠粉紅色,白色或黃色,花冠筒長近2厘米,近頂端向前彎曲,上唇為下唇一半長,叉狀凹缺。蒴果卵圓狀,長約6毫米。花期夏秋。

分佈區域

分佈於江蘇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地。

生長環境

生於山坡、草地及雜木林中。

告別校園  恒康醫  沒事找事  正版軟件  動作片  研究能力  溶酶  通電子  各項規定  某一天  黑龍潭鎮  彈響膝  伯頓  糖醋排骨  紗罩  魚化寨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