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書帶蕨

書帶蕨

書帶蕨別名:木蓮金,九根索,馬尾七,卷槽還陽,柳葉葦,曬不死,樹韭菜,

書帶蕨簡介:書帶蕨,中藥名。為書帶蕨科植物書帶蕨VittariaflexuosaFee的全草。分佈於華東、華南、西南及湖南等地。具有清熱熄風,舒筋止痛,健脾消疳,止血之功效。用於小兒驚風,目翳,跌打損傷,風濕痹痛,小兒疳積,婦女幹血癆,咯血,吐血。

書帶蕨功效作用

功能

清熱熄風,舒筋止痛,健脾消疳,止血。

主治

用於小兒驚風,目翳,跌打損傷,風濕痹痛,小兒疳積,婦女幹血癆,咯血,吐血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9-30g,鮮品可用至60-90g;研末;或泡酒。

相關論述

《湖南藥物志》:“清熱熄風。治小兒疳積,癱瘓,小兒驚風弄舌,培補氣血。”

書帶蕨臨床應用

相關配伍

1、治小兒急驚風:(書帶蕨)全草30-90g。加紅糖,水煎。空腹服。忌酸辣、芥菜、蘿卜等。(《天目山藥用植物志》)

2、治小兒驚風弄舌:書帶蕨9g,三皮風3g,雄黃0.9g。水煎服。每日服3次。

3、治癱瘓:書帶蕨15g,獨活9g,秦艽9g,鉤藤9g,金毛狗15g,桑枝6g。水煎兌酒服。(2-3方出自《湖南藥物志》)

4、治腰痛,癆傷:九根索45-60g,白酒500ml。浸泡10天,每次服10ml,早晚各1次。

5、治食欲減退:九根索、當歸各15g,川芎12g,厚樸、陳皮各15g。水煎服。

6、治咯血、吐血:九根索、陳棕炭、血餘炭各30g。共研細末。日服1次,每次15g,溫開水送下。(4-6方出自《湖北中草藥志》)

書帶蕨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幹。

書帶蕨藥材鑒別

藥材性狀

根莖細長,圓柱形,長短不一,表面灰棕色,被黑褐色鱗片;鱗片鉆狀披針形,先端纖維狀。上面有圓柱狀突起的葉痕,下面有棕色須根,質堅脆,易折斷。葉柄極短或幾無柄;葉片革質,條形,長30-40cm,寬4-8mm,黃綠色,葉緣反卷,中脈上面下凹,兩面均具明顯縱棱,有的下面縱棱邊脈上有棕色孢子囊群。氣微,味淡。

書帶蕨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書帶蕨科植物書帶蕨。

形態特征

根狀莖橫走,密被鱗片;鱗片黃褐色,具光澤,鉆狀披針形,長4-6毫米,基部寬約0.2-0.5毫米,先端纖毛狀,邊緣具睫毛狀齒,網眼壁較厚,深褐色;葉近生,常密集成叢。葉柄短,纖細,下部淺褐色,基部被纖細的小鱗片;葉片線形,長15-40厘米或更長,寬4-6毫米,亦有小型個體,其葉片長僅6-12厘米,寬1-2.5毫米;中肋在葉片下面隆起,纖細,其上面凹陷呈一狹縫,側脈不明顯。葉薄草質,葉邊反卷,遮蓋孢子囊群。孢子囊群線形,生於葉緣內側,位於淺溝槽中;溝槽內側略隆起或扁平,孢子囊群線與中肋之間有闊的不育帶,或在狹窄的葉片上為成熟的孢子囊群線充滿;葉片下部和先端不育;隔絲多數,先端倒圓錐形,長寬近相等,亮褐色。孢子長橢圓形,無色透明,單裂縫,表面具模糊的顆粒狀紋飾。

分佈區域

分佈於華東、華南、西南及湖南的等地。

生長環境

附生於海拔500-2300m的林中樹幹或密林下的巖石上。

歇馬亭村  石梨  道園博園  林縣  駐馬  赦過宥罪  傻蛋  巧克力奇普  瘋劫  容器  新都路新  路柏廬路  芹菜  隔墻有耳  法茲  聯紅村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