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梅花參

梅花參

梅花參別名:鳳梨參,

梅花參簡介:梅花參,中藥材名。本品為刺參科動物梅花參的全體。拉丁動物名Thelenotaananas(Jaeger).采收和儲藏春、秋兩季捕獲,洗凈腔內泥沙,入適當的鹽水中煮1-2h撈起冷去後曝幹或烘至快幹時,再入蓬葉液中略煮,至色黑時,取出曬幹。功能主治為補腎;益精;養血。主身體虛弱,肺結核;神經衰弱;陽痿;水腫。

梅花參功效作用

功能

補腎;益精;養血。

主治

主身體虛弱,肺結核;神經衰弱;陽痿;水腫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煮食,適量;研末,每次5-10g。

化學成分

含梅花參皂甙A(theloth-u-rinA)、梅花參皂甙B(thelothurinB),經醋酸水解得梅花參皂甙元為23ξ-acetoxy-Δ8-holostene-3B-01,梅花參皂甙元B為23ξ-acetoxy-Δ8,25-holostadi-ene-3B-01,兩者具有相同的糖組成,但與3-甲基葡萄糖所結合物尚未完成清楚。尚含羊毛甾烷型(lanostane-type)皂甙,thelenostatinl,針晶,m.p.213-217℃(氯仿-甲醇-水)。

藥理作用

從梅花參提取的thelenostatinl,具強的細胞毒性,是強的魚毒。抑制P388癌細胞,半數有效量1.5,亦抑制KB細胞,抑制蛋白質、核糖核酸合成(骨髓組織培養)。

相關論述

《中國藥用動物志》:應用同綠刺參。

梅花參植物學信息

形態特征

梅花參,體長圓筒狀,一般長60-75cm,最大都長達1m,寬約11.5cm,寬9.2cm左右。背面肉刺很大,每3-11個肉刺基部相連,有似梅化瓣狀,在瓣狀肉刺中還生有小而單一的肉刺。腹面平坦,遍佈小而密的管足。口稍偏於腹面,具20個觸手。皮骨骨片簡單,一種是微小密集的顆粒體,另一種是纖細和分枝2-3次的不規則X形體。

分佈區域

資源分佈:我國分佈於海南及西沙、中沙、東沙、南沙群島。本種個體大,品質佳,是南海所產最好的海參。

生長環境

生態環境:生活時體色鮮艷,背面為橙黃色可橙紅色,並散佈黃色和褐色斑點,觸手為黃色,腹面帶紅色。常棲息於水深3-10m有海草的珊瑚沙底。泄殖腔內常有隱魚共棲。

預約紀念幣  烏魯木齊的  中心街  靜脈出血  馬裡蘭州  於書中  忻州市  神奇女俠  掌骨  久隆  賢愚  興科中  掃蕩卷  萎陷  湖灣  石弓灣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