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奶漿參

奶漿參

奶漿參別名:萬丈深,馬尾參,還陽參,

奶漿參簡介:奶漿參,中藥名。為菊科植物奶漿柴胡(CrepisphoenixDunn.)的根。分佈於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華東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味苦、甘,性溫。歸脾、腎經。具有補益肝腎,健脾利濕的功效。治療頭暈目眩,腰膝酸軟,水腫,帶下疳積,缺乳等病癥。

奶漿參功效作用

功能

補益肝腎,健脾利濕。

主治

治療頭暈目眩,腰膝酸軟,水腫,帶下疳積,缺乳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15-30克。

註意事項

孕婦慎用。

相關論述

1.《雲南中草藥》:補肝腎,益脾增乳。治小兒疳積,貧血,白帶,水腫,肝炎,缺乳,跌打損傷,腸風下血。

2.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補虛,強肝腎。治頭暈體虛,四肢無力,奶少,視力模糊,筋骨疼痛。

奶漿參臨床應用

相關配伍

1.治諸虛勞百損,五種勞癥,虛勞蓐勞,白帶漏下,頭暈耳鳴,心慌怔忡,婦人內傷任督,下元虛寒,不能受胎者:還陽參四兩,烏骨雞1隻(去腸,將參入雞腹內)。煮爛,去皮油。將肉曬幹。骨用新瓦焙黃色,肉、骨共為細末,或用蜜為丸,如桐子大,或為末。每早服二錢,滾水下。若忌用煨雞肉,豬肉、牛肉俱可,每次用還陽參三錢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2.治腸風下血:萬丈深12克。煮糯米30克服。

3.治跌打損傷:萬丈深根30克。泡酒服。(2~3方出自《雲南中草藥》)

奶漿參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秋、冬季采挖,洗凈,切片,曬幹。

奶漿參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菊科植物奶漿柴胡。

形態特征

又名竹葉萬丈深,多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全株有白色乳汁。根條狀,長可達60cm。莖叢生,直立,有棱線,被棕色長粗毛。單葉互生;葉片倒披針形以至條狀披針形,長3.5-6.5cm,寬約7mm,先端漸尖至長漸尖,基部狹楔形,下延成短柄,邊緣疏生刺齒並有束毛,上面有粗毛,下面疏生刺毛,尤以中脈上較多。頭狀花序排列為二岐聚傘狀傘房花序;總苞鐘狀;總苞片2層,條形,外短內長;全部為舌狀花,花冠黃色。瘦果細柱形,深棕色,有細棱線;冠毛豐富,白色。花期夏季。

分佈區域

分佈於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華東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
生長環境

生於山坡草叢中或松林下。

中社村  電池充電器  義田  冬棗  操作規范  清傢塢  湯小莊  鶴咀  還珠格格  東洲街道  各個省  影視制作  垂拱而治  持久戰  而有天下  紅豆杉科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