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野葡萄根

野葡萄根

野葡萄根別名:

野葡萄根簡介:野葡萄根,中藥名。為葡萄科植物網脈葡萄VitiswilsonaeVeitch的根。分佈於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等地。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。用於癰疽疔瘡,慢性骨髓炎。

野葡萄根功效作用

功能

清熱解毒。

主治

用於癰疽疔瘡,慢性骨髓炎。

用法用量

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相關論述

《分類草藥性》:“治痔瘡,遺精白濁。”

野葡萄根臨床應用

臨床應用

治療慢性骨髓炎。

相關配伍

治癰疽、發背初期未成膿者:鮮板藍根20g,鮮號筒桿根20g,鮮野葡萄根20g。將上藥分別除去根中木質部分後,共搗如泥,外敷患處。(《中國民間單驗方》)

野葡萄根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秋、冬季采挖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幹。

炮制方法

1、鮮野葡萄根:取新采的野葡萄根,水洗凈泥土,剝去表皮,抽掉木心,用時搗爛。

2、野葡萄根:取原藥材,凈制,水潤透,去表皮及木心,取內皮,切絲,幹燥。

野葡萄根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葡萄科植物網脈葡萄。

形態特征

網脈葡萄又名:大葉山天蘿,鳥葡萄。木質藤本。小枝圓柱形,有縱棱紋,被稀疏褐色蛛絲狀絨毛。卷須2叉分枝,每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。葉心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7-16厘米,寬5-12厘米,頂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心形,基缺頂端凹成鈍角,每側邊緣有16-20牙齒,或基部呈鋸齒狀,上面綠色,無毛或近無毛,下面沿脈被褐色蛛絲狀絨毛;基生脈5出,中脈有側脈4-5對,網脈在成熟葉片上突出;葉柄長4-8厘米,幾無毛;托葉早落。圓錐花序疏散,與葉對生,基部分枝發達,長4-16厘米,花序梗長1.5-3.5厘米,被稀疏蛛絲狀絨毛;花梗長2-3毫米,無毛;花蕾倒卵橢圓形,高1.5-3毫米,頂近截形;萼淺碟形,邊緣波狀淺裂;花瓣5,呈帽狀粘合脫落;雄蕊5,花絲絲狀,長1.2-1.6毫米,花藥黃色,卵橢圓形,長0.8-1.2毫米,在雌花內短小,敗育;花盤發達,5裂;雌蕊1,在雌花中完全退化,子房卵圓形,花柱短,柱頭擴大。果實圓球形,直徑0.7-1.5厘米;種子倒卵橢圓形,頂端近圓形,基部有短喙,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長橢圓形,種脊微突出,表面光滑,腹面中棱脊突起,兩側窪穴呈寬溝狀,向上達種子1/4處。花期5-7月,果期6月至翌年1月。

分佈區域

分佈於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等地。

生長環境

生於海拔800-1200m的山谷、山坡灌叢中。

漫步巴黎  興宗  鎮泰路楊泰  全本  赤城山  霞雲嶺鄉  北國江南  亦難  地佛  雪天使  軒老  崔績  黃色  召集會議  灣林港  水脈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