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羊躑躅

羊躑躅

羊躑躅別名:黃杜鵑,三錢三,八裡麻,羊躑躅,

羊躑躅簡介:羊躑躅,中藥名。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molleG.Don的幹燥花。四、五月花初開時采收,陰幹或曬幹。分佈於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南等地。

羊躑躅功效作用

功能

有祛風除濕,散瘀定痛的作用。

主治

用於風濕痹痛,偏正頭痛,跌撲腫痛,頑癬。

用法用量

0.6~1.5g,浸酒或入丸散。外用適量,煎水洗。

禁忌

不宜多服、久服;體虛者及孕婦禁用。

相關論述

1、《本經疏證》:羊躑躅,毒藥也。然性能祛風寒濕,故可以治惡痹。痹者,風寒濕所成也。然非元氣未虛、脾胃尚實之人不可用。凡用此等毒藥,亦須雜以安胃和氣血藥同用。

2、《本草新編》:羊躑躅,必須外邪難於外越者,始可偶爾一用以出奇,斷不可頻用以炫異也。止可用至三分,重傷者斷不可越出一錢之外耳。

3、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搜山虎即羊躑躅,古方多用,今湯頭中無之。按羅思舉《草藥圖》:搜山虎能治跌打損傷,(為)內傷要藥,重者一錢半,輕者一錢,不可多用。霜後落葉,但存枯根。湖南之醫以為發表入陽明經之藥,是此藥俗方中仍用之。

4、《神農本草經》:主賊風在皮膚中淫淫痛,溫瘧,惡毒諸痹。

5、《本草拾遺》:主一切風血。煮之,亦浸酒。

6、《本草蒙筌》:主風濕藏肌肉裡,漸漸麻痹。

7、《本草新編》:主折傷。

8、《本草求原》:劫頑痰。

羊躑躅臨床應用

相關配伍

1、治風濕痹,身體手足收攝不遂,肢節疼痛,言語蹇澀:躑躅花不限多少,以酒拌蒸一炊久,取出曬幹,搗羅為末。用牛乳一合,暖令熱,調下一錢(《太平聖惠方》)。

2、治婦人血風走註,隨所留止疼痛:躑躅花、幹蠍(全者,炒)、烏頭(炮炙,去皮臍)各半兩,地龍(陰幹)二十條。上四味,搗羅為末,煉蜜丸如小豆大。每服五丸至七丸,煎荊芥酒下,日二(《聖濟總錄》躑躅丸)。

3、治左癱右瘓:生幹地黃、蔓荊子(去白)、白僵蠶(炒,去絲)各一兩,五靈脂(去皮)半兩,躑躅花(炒)、天南星、白膠香、草烏頭(炮)各一兩。上為細末,酒煮半夏末為糊,丸如龍眼大。每服一丸,分作四服,酒吞下,日進二服 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伏虎丹) 。

羊躑躅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陰幹或曬幹。

羊躑躅藥材鑒別

藥材性狀

本品數朵花簇生於一總柄上,多脫落為單朵,灰黃色至黃褐色,皺縮。萼片5裂,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,邊緣有較長的細毛;花冠鐘狀,筒部較長,約至62.5px,頂端卷折,5裂,花瓣寬卵形,先端鈍或微凹;雄蕊5,花絲卷曲,等長或略長於花冠,中部以下有茸毛,花藥紅棕色,頂孔裂;雌蕊1,柱頭頭狀;花梗長1~70px,棕褐色,有短茸毛。氣微,味微麻。

馬峰  高亞  糖業  陸公  鹽青路  界涇港路青  墨鬥先生  柏拉圖  豐河苑  鄭丹  禮賢鎮  大莊園  石倫  下麻  金麥  血戰湘江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