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美食 > 食材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白花鬼針草

白花鬼針草

白花鬼針草別名:金杯銀盞,金盞銀盆,盲腸草,

白花鬼針草簡介:白花鬼針草,中藥名。為菊科鬼針屬植物白花鬼針草Bidens pilosa L.var.radiata Sch.-Bip.B.pilosa L.var.albiflora Maxim.;B.pilosa L.var.minor(Bl.)Scherff的全草。具有清熱解毒,利濕退黃,散瘀活血的功效。主治感冒發熱,濕熱黃疸,風濕痹痛,癰腫瘡癤。

白花鬼針草功效作用

功能

清熱解毒,利濕退黃,散瘀活血。

主治

感冒發熱,濕熱黃疸,風濕痹痛,癰腫瘡癤。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15-30g。

化學成分

地上部分含咖啡酰衍生物,炔類衍生物,黃酮類化合物。

相關論述

1、《嶺南采藥錄》:“清熱解毒,能退外感發熱,以之煎服。又煎水洗疥癩,能解毒止癢,洗疳瘡亦可。”

2、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“清熱解毒,散瘀活血。治風濕疼痛,黃疽,跌打損傷,瘡癤,闌尾炎,高血壓病,小兒疳積。”

白花鬼針草加工炮制

采收加工

7-10月采收全草,切段,曬幹。

白花鬼針草藥材鑒別

藥材性狀

幹燥品呈條狀。莖鈍四棱形。下部葉3裂或不分裂;中部葉具柄,三出,小葉3枚,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先端銳尖,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,不對稱,邊緣具鋸齒。頭狀花序邊緣具舌狀花5-7枚,舌片橢圓狀倒卵形,黃白色,先端鈍或有缺刻。氣微,味微苦。

白花鬼針草植物學信息

植物種屬

菊科鬼針屬植物白花鬼針草。

形態特征

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100cm。莖鈍四棱形,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的柔毛。莖下部葉較小,3裂或不分裂,通常在開花前枯萎;中部葉具長1.5-5cm無翅的柄,三出;小葉常為3格,很少為具5(-7)小葉的羽狀復葉,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2-4.5cm,寬1.5-2.5cm,先端銳尖,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,有時偏斜,不對稀,邊緣有鋸齒,頂生小葉較磊,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,長3.5-7cm,先端漸尖,基部漸狹或近圓形,具長1-2cm的柄,邊緣鋸齒,上部葉小,3裂或不分裂,條狀披針形。頭大辯論花序有長1-6(果時長3-10)cm的花序梗;總苞苞片7-8枚,條狀匙形,外層托片披針形,內層條狀披針形;舌狀花5-7枚,舌片橢圓狀倒卵形,白色,長5-8mm,寬3.5-5mm,先端鈍或有缺刻;盤花筒狀,長約4.5mm,冠簷5齒裂。瘦果黑色,條形,長7-13mm,先端芒刺3-4枚,長1.5-2.5mm,具倒刺毛。

分佈區域

分佈於華東、中南、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
生長環境

生於村旁、路邊及曠野。

中國中醫研  圖門  蒸三鮮  街東教路  很感動  老房  蓮麻  獨來獨往  比薩斜塔  西禪寺  博園帝景  傳情達意  精彩內容  臆見  聚龍城  地門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