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教育 > 小學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白蓮

白蓮

作者:陸龜蒙

原文:
素花多蒙別艷欺,此花真合在瑤池。無情有恨何人覺?月曉風清欲墮時。

譯文

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艷花欺,白蓮花總應生長在瑤池裡。
月兒明風兒清花兒要凋謝,隻有恨卻無情誰人瞭解你?

註釋

⑴蘤(huā):“花”的古體字。
⑵此花:指白蓮。端合:真應該。端,一作“真”。瑤池:傳說中的仙境,相傳為西王母所居,《穆天子傳》有“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”的話。
⑶欲墮時:指白蓮將要凋謝的時候。
參考資料:
1、
吉林大學中文系.唐詩鑒賞大典.長春:吉林大學出版社,2009:81-82
2、
尚作恩.晚唐詩譯釋.哈爾濱:黑龍江人民出版社,1987:186-188

賞析

這是一首詠白蓮的詩,內容似有寄托。它描寫白蓮花含著怨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謝落,暗喻潔身自好的人,在黑暗的封建社會裡,總是受到冷落和排擠,隻能默默無聞的被埋沒掉。這也表現瞭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、懷才不遇的心理。不過這首詩為讀者所欣賞,主要在最後兩句。最後兩句有的本子作“無情有恨何人覺,月曉風清欲墮時”。白蓮好像無情,但卻有恨,在天欲曉而殘月尚在,涼爽的晨風吹著,無人知覺的時候,這正是白蓮的花瓣將要墜落的時候。這樣的想象和描寫是既適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蓮的性格的特點,而且又很有情致和餘味的。因為有詩的感覺和想象的詩人寫詩,並不是僅僅打一個比喻,借題發揮,發一點個人的牢騷,而是對他所歌詠的對象(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間的事情),總是感到瞭詩意,感到瞭有動人的地方,然後才可能寫出可以打動人的真正的詩來。
《白蓮》一詩從“素花多蒙別艷欺”一句生發新意;然而它並沒有黏滯於色彩的描寫,更沒有著意於形狀刻畫,而是寫出瞭花的精神。特別是後兩句,詩人從不即不離的空際著筆,把花寫得若隱若現,栩栩如生。詩人借吟詠白蓮,詠贊白蓮的淡雅高潔、出污泥而不染,抒寫白蓮內心的幽恨,流露出詩人在隱居中孤高寂寞,自傷遲暮的情懷。全詩托物寄興,把花擬人化,創造瞭一個既超凡脫俗又極平實具體的畫面。

熱門推薦
網友評論

條評論

營養師  神經系統  浦蘭  晨報  溫寺  頭砣橋  景園  這麼說  樓臺  蒯祥  穎州  白馬王子  加入他們  下款  益豐乾城  鵝尾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