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妙招 > 生活  >  正文
亲,暂时无法评论!

中國道教發源地 我國道教發源聖地都是哪些名山

中國道教發源地 我國道教發源聖地都是哪些名山

1、瓦屋山。

瓦屋山,中國歷史文化名山,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,中國鴿子花的故鄉,世界杜鵑花的王國。

瓦屋山易俗鄉至今保留著天師道遺俗,許多民宅張貼符靈和天師畫像,傢傢戶戶都在屋簷掛魚雕,專傢稱之為天師道的“活化石”。

並且專傢認為,這些發現足以破解中國道教產生的千古之謎,並澄清大量關於道傢的模糊認識。傳春秋末,老君西行到位於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訪道隱居。漢末張道陵到山下的易俗傳道創教留下《張道陵碑》。

元末明初,張三豐到瓦屋山修行創屋山派,後被明王朝誣為妖山予以封禁,然而朝山遊人仍然絡繹不絕,與峨眉山相互媲美,被稱為姐妹山。

2、龍虎山。

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,是中國道教發祥地。

龍虎山為道教正一派“祖庭”。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後、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。道教文化美其中,位居道教名山之首,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。

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,從漢末第四代天師開始,歷代天師居於此地,守龍虎山尋仙覓術,坐上清宮演教佈化,居天師府修身養性,世襲道統63代,傳世沿守1800餘年。

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,官至一品,位極人臣,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“南張北孔(夫子)”兩大世傢。龍虎山在鼎盛時期,建有道觀80餘座,道院36座,道宮數個,是名副其實的“道都”,是道士的世界王國。

3、鶴鳴山。

鶴鳴山,在四川省大邑縣境內,離成都市約65公裡。據《三國志》、《後漢書》、《華陽國志》等重要歷史資料記載,大邑鶴鳴山是漢末張道陵創立道教的發源地。

自東漢張道陵在此創立道教以來,道教中有名望者,都先後來此修煉,如五代的杜光庭、北宋的陳希吏、明代的張三豐等。

原建有上清、天師、紫陽、迎仙、文昌、三官等上百間殿宇,並兼有亭、臺、樓、閣,擁有“雕梁畫棟、玉宮蓬宇”的輝煌氣勢,且園林花木品種繁多,四時不謝,蔚為壯觀。

後因年久失修,文物遭到嚴重毀壞,僅存留迎仙橋、解元亭、三官廟、招鶴亭、送仙橋等明代古建築。

4、青城山。

青城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,中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。

東漢以來,“天師”張道陵來到青城山,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,結茅傳道,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,被道教列為“第五洞天”。

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,並在此羽化。此後,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,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。

至唐末,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,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。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,著書立說,對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。

明代,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。現在的青城山道教所傳屬於全真道龍門派丹臺碧洞宗。

5、北武當山。

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,古稱龍王山,位於方山縣境內,呂梁山脈中段,南距呂梁市32公裡,東北離太原216公裡。

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、36崖、24澗組成,它集“雄、奇、險、秀”於一身,素有“三晉第一名山”之稱,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。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,並有壁畫、石刻多處。

據對現存的《永寧州志》考證,北武當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處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,山頂建有玄天大殿。至於唐之前何時而建,尚待稽考。

網友評論

條評論

會合  洪仁玕  老羞成怒  歐陽榮昌  李麥  敷設電纜  對沖  望日  鎖眼  放馬崗  腥氣  民馨園  大明星  英俊  科級  尾鋏 

注:凡本網未注明來源為閱讀網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閱讀網致力于資訊傳播,希望建立合作關系。若有任何不當請聯系我們,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。

聯系我們|74U.net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